欧美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,美女被草精品亚洲自拍网站,国产女人精品在线观看,亚洲www一区二区

[2019建筑供應鏈高峰論壇]陳進:數字經濟供應鏈發展新趨勢(一)

  • 來源:
  • 點擊量:34,106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9-30
  • 分享到:

編者按:在數字經濟洶涌浪潮下,我國建筑業的供應鏈也得到了飛速發展。供應鏈是實現數字經濟發展的有效平臺,如何著力于產業與數字科技的互相融合,從而推動產業互聯網化、數字化和智能化,最終實現降低產業和企業成本、提高管理效率、增加收入,本期特選編并將分期刊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、全國絲路電商研究院理事長陳進在近日召開的2019中國建筑業供應鏈與勞務管理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內容,以期真正把握建筑供應鏈的本質,以及發展模式和特點,共同探討其創新應用和未來對建筑業發展的影響。

近幾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數字經濟已經形成一個很大的熱度,為什么會這樣?因為現在國家明確地認識到,中國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須抓住新的機遇,最大的機遇就是數字經濟。近兩年來,通過數字“牽引”拉動產業發展,數字經濟讓我們已經處在某些行業的前列。這當中應該分兩部分:一是可以看到新興的業態已是如火如荼地發展,影響到我們每個人,在我們生活中,數字經濟已經融入方方面面。這時我們要鼓勵新興業態的成長。傳統行業如建筑業,我認為它應該一是做產業數字化,二是做數字產業化。我覺得建筑業通過數字化的轉型發展是必然的趨勢。


在這當中,我們首先分析一下為什么說數字經濟已影響到方方面面。今年6月剛剛發布的有關報告認為,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在全國都已達到60%,而且網民的增長速度大多通過手機來實現?,F在我們大多的工作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完成,隨時隨地不受地域、時間的限制,都可以完成想要的東西。支付向來是最大的困難,但是從2013年以后,短短的三年時間,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,到了2017年差不多,到現在基本普及手機支付了。這給我們帶來革命性的震撼,因為支付的問題原來人民銀行通過信用卡做了幾十年,結果一夜之間被二維碼給突破了,那就是原來占主流地位、90%的支付是銀聯的,現在他的市場不到10%。這就是數字經濟帶來的變化。


第二個政務方面也是。比如現在最厲害的“學習強國”軟件,基本有8000萬的用戶在上面學習,許多學習資料通過這個門戶進來。另外搜索引擎最新的是音樂、抖音這樣的視頻網站,越簡單越直觀化的東西普及率越高,一兩年就普及了,所以可以看到這種應用在生活中的作用相當大。實際上我們在研究時發現,數字經濟對服務業的沖擊是最先最強的,同時對工業、建筑業的沖擊也很大。這種沖擊當然首先是革命性的變革升級,每個行業都在變革、革命、升級換代?,F在就處于這樣一個狀態下。


互聯網帶來的服務業生態變革,帶來服務的升級發展?,F在數字經濟完全融合,突破了行業的界限,如果想形成壁壘是做不到的,所以要去過往的壁壘化。再就是空載化,和服務深化。要配套產業鏈,技術應用深化,還有就是定制化、個性化的服務。我想勞務也是這樣做的定制化服務,建筑業慢慢地也是定制化服務。在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,所有這種應用的增長速度每年都是30%。像GDP增長現在是6.0%左右,但數字經濟增長都在30%,這就是發展的成果出來了。


對行業的影響到什么地方呢?最新的研究報告是數字經濟的規模占到GDP將近三成,就包括兩個,一個是產業數字化,還有一個就是數字產業化。這兩類都在發力,但影響的程度,最先是服務業。服務業規模將近四成,在工業當中不到兩成,到農業更少一些,范圍不到一成。但對我們的沖擊特別厲害。雖然說服務業已經由三成到四成的階段,最新統計網絡零售占到社零比重也就20%,但可以看到我們經常在網上買東西、外賣等等,一些家庭會有很多快件,對我們的沖擊很厲害。它每年都在以30%~40%的速度高速增長,所以影響很大了。還有80%是傳統市場。很多做外貿的朋友認為受數字經濟的沖擊越來越厲害了,但這兩年還活得好好的,但如果不向數字化轉型,那么很快就會被淘汰。


建筑和數字化的發展,應該體現在四個方面:一是現在中國建筑業協會抓住了核心供應鏈。供應鏈是把各個方面的要素集中到數字平臺上來的,所以它是抓住核心。二是未來發展是智能化的建筑。建筑業必須把產業的端頭往兩頭伸,一是往設計方面;二是往后的服務;三是整個流程的控制,也就是質量控制;四是勞務數字化。而人員的控制應該歸到這個大的平臺之中。


經濟發展會有什么樣的特點?我們每個行業都一樣,首先應該定位優勢產業的發展定位。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優勢定位,建筑業也一樣,有地域的限制,有優勢的發揮,每個企業都要找準自己最優勢的地方來做。因為我們說數字經濟最大一個特點就是面臨著全世界的競爭,所以一定要發揮你最大的優勢,如果用自己的劣勢去和別人比,你肯定比不過。優勢你還得想辦法,就是如何建立領先地位;其次就是做數字化的創新發展,把一些創新的要素融進來,提高你的能力;第三就是整個產業的數字化;第四新技術還要融合進來。


傳統行業必須注入新的動能進行轉化,實現升級換代。如何升級換代?就是價值鏈、供應鏈、產業鏈。價值鏈是從研發、生產到后續的銷售服務,每個環節都有價值。每個企業都有存活和發展的前景,都在價值鏈中分一杯羹,但價值鏈是要重新布局和洗牌的。供應鏈主要是提高優化,把供應鏈進行更高效率、低成本的優化。產業鏈主要是打造可持續的發展來做的。


兩個方面需要關注。第一建筑業要鼓勵創新,特別是建筑業的要素市場要發展,那么新型的業態要生產、發展出來。第二要發揮在建筑業的優勢。這當中需要梳理清晰,比如2015年國務院提出了《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》,2015年是一個什么狀態呢?2015年是數字經濟轉變的關鍵時候。2015年之前數字經濟還在一個發展過程中,到了2015年實際上數字經濟已經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每個行業了,所以國務院當時提出來就是發展《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》。當然這是一個背景。第二個背景就是中國經濟已經走入了“L”型的底部,如何再發展起來是眾說紛紜的,但經濟要往上走必須要有新的動能,這個最大的動能就是數字經濟,手段就是互聯網。所以通過“互聯網+”模式,當初給了兩大指標,一個就是2018年數字經濟應該作為新的動能。所以從2015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,這些政策都是新的動能。


到了2025年要成為重要的驅動力量,也就是數字經濟要為各行各業成為一個核心和驅動的力量。為什么這么定?就是從2018年到2025年,我們明確判斷數字經濟現在應該說進入的是“下半場”,就是說信息技術已經很成熟了?,F在我們說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水和電一樣能方便用戶使用,你需要的服務只要接入就可以了,需要信息技術支撐就跟服務商談判,把它接入。關鍵是要在行業走通整個鏈條,就是價值鏈、供應鏈和產業鏈能夠走通,最核心是供應鏈。比如建筑業,供應鏈數字經濟能夠走通走順的話,那就是后臺不用管,信息技術自然有人給你服務,你就是做商業模式,做你高質量發展和創新發展就可以了。如果五年內你抓不住數字化轉型就可能喪失主導地位,不管現在你的規模有多大,可能就會處于落后的狀態。那就不要想我這個企業做了100年一直是領先的,已經不管用了,數字經濟時代兩、三年就淘汰。


我們清醒地給出的時間是到2025年,我們的競爭關鍵也就是五年之內,五年以后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又來了,那就是智能技術、生物技術。信息技術紅利就過去了,就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又來了。在《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》當中列出了11個行業,從最新的先進制造到綠色農業、生態建筑,每個行業都一樣。針對建筑業,2017年出臺了《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》。供應鏈創新體現在什么地方?我相信在這當中有一項指標比較令人矚目,就是2020年要達到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。我想建筑業應該朝這個方向去追。建筑業應該實施全球化布局,構建供應鏈體系。作為在數字化當中領先的企業,要搶占這個高地,也就是通過數字化來引領世界建筑業的發展。我們說建筑業可以看到它既是工業,也有二產、三產屬性,分不清楚。我們現在做研究的時候通過數字化進來,發現一個很大的困惑是什么呢?就是數字化體系是一產、二產、三產的界限已經分不清楚了。比如制造業,制造業當中我們服務型的制造業現在是工信部主推在做的,制造業要做“孵化器”。那么服務業要到一產去了,在生產的農產品當中我們要去搞基地。建筑業也會到一產去,就是土地、生產,同時也會到后續的三產服務業中去。已經沒有這個界限了,所以勞務可能屬于服務,建筑可能屬于二產,這是沒有界限的。但是我們的管理體制又是按行業來分的,所以這就是一個困惑。供應鏈要創新怎么辦?我們認為必須要有示范工程,國家的示范,產業的示范,還有城市也要示范。示范的結果就是成立領導小組,以市長或者區長牽頭,各個部委共同參與,這才能真正解決現在創新發展的問題。當然我們的企業面臨各方面管理,原來我們可能一個管理部門管我就可以了,但現在不見得,每個部門都可以管你,你是一個跨行業的。如果你不跨行業怎么辦?不跨行業你只能被淘汰,因為現在都是跨行業的。


在這當中,首先,企業和企業原來是競爭的關系,現在改變為合作伙伴的關系。所以大家坐在一塊很好,協會出面是最好的,把各家企業召集在一塊,原來是競爭多一些,現在是合作多一些,通過供應鏈的平臺形成一個合作共贏的模式。其次是高質量發展,降低成本。提高效益,這是最核心的問題,數字化進來就是提高我們的效益、降低成本、提高競爭力。再次眼光要放遠。要有全球性的眼光、戰略眼光,走向全世界。借著“一帶一路”探索各種模式,希望在全世界都能工作起來。


當然我們還要探索各種模式,比如電子商務已經走在前面了,中國建筑、中國建筑勞務都有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,希望這種模式可以總結形成標準規范和一種特色的模式,能夠引領全球的發展。當然所有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,銀保監會也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服務。金融的傳統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了,傳統的模式就是抵押擔保的模式,但現在這種模式已經完全不適應了。能不能通過現代技術研究一些新的模式,特別是勞務這塊。金融業受技術的沖擊,我們說受科技公司的沖擊是最大的。當然他們底子比較厚,轉型發展也比較快,在2014年、2015年的沖擊,最早的時候我們認為金融業是最先進的,通過2014、2016年的發展已經落后了。但是從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,金融業轉型升級又起來了,現在的金融業又重新成為了主流。那個時候被第三方公司已經沖擊得很厲害,最典型的是銀聯,已經喪失了主導地位,很多銀行也一樣。現在還有網上貸款,對個人貸款是秒貸,3分鐘就可以貸給你錢。但傳統的金融還要各種審查等等,最快也得半個月、一個月才能下來。而且你的成本什么還得審查,但網絡上的貸款不用見面,靠大數據,我知道你的家庭、你的工作環境。搞建筑業最大的糾結就是項目資金比較大,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比如現在最明顯的我們用滴滴打個車,沒有說再認證一個什么東西,都是打完了再付費,他就有底氣,知道你會還我的。如果說我們建筑業能完成這一環,到最后能把資金還給我,資金流通是可控的,我覺得這就厲害了。這就是靠技術,原來靠擔保、靠抵押,現在我們希望靠技術來完成。未來我們說建筑業受金融的支持力度會越來越大。


另外,大家還得注意一下今年8月1日國務院發布的另外一個關于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,這個指導意見實際針對的就是供應鏈。供應鏈實際上是一個平臺,這個平臺當中對建筑業來說,主要有兩類,一類就是龍頭企業做的平臺,比如龍頭企業打造這個平臺的內容,把中小企業歸到里面。第二就是第三方的供應平臺,把各個企業集結在一塊。未來經濟發展任何一個模式都是平臺經濟的模式,要不你加入平臺,要不你就是特色化的道路。兩種一個是加入平臺做最核心的業務,另一個如果你有能力干脆就自己打造平臺。未來就是平臺經濟的天下。勞務就業的模式也要改變,原來都是建筑企業直接去聘用,人去簽勞務協議,但是我們說這兩年這種模式受到很大的沖擊,以后個人不一定跟企業簽訂勞務合同,就靠平臺就行了,加入一個平臺就能接單子,這也算是新型的就業了。這種建筑業模式更厲害,可大大節省成本,提高效率,但前提是數字經濟必須做好這個平臺的服務,包括勞務、運輸環節。如果看不到未來的平臺經濟發展,傳統的企業肯定會受限。所以就是兩條道路,要不就是你作為龍頭打造一個自己的生態平臺,要不你就加入別人的平臺,做我自己特色的內容。
(未完待續。本文根據錄音整理,內容略有刪節。)

 

×
關注中國建筑業協會